这几年,全国各地都开始建
温室大棚的热情高涨。但是,部分地区在建棚时,往往是照着葫芦画瓢,忽视当地的自然条件,结果出现很多问题,不仅缩短了温室大棚的使用寿命和实用性,还降低了蔬菜的产量及品质,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。因此我们就为现在温室大棚中存在的问题做一些分析:
一、温室中温度控制不好
加强温室大棚的保温温室大棚中储存热量的主要是地面,三面墙体和后坡。因此为了提高温室大棚的保温性能,需要注意以下几点:1、为了便于提高土温,建造半地下式畦面。在建造大棚的时候,室内畦面建造成低于室外地面30~40厘米,这样室内的土温降低比室外慢,保温作用较好。2、加强温室大棚墙体和后坡的厚度。实践证明,要想抵御冬季的灾害性天气,温室土墙体底宽应达2米,上宽应达1.5米,呈一梯形。若砌砖墙,厚度应不少于1.2米,即内50厘米为吸热层,中空80厘米,内填打成捆的麦秸,作为隔热层,外18厘米作为防寒层。冬季后墙外还应再靠30厘米厚的玉米秸。3、设置温室大棚后坡仰角。一般情况下,后坡都是面朝北。后坡仰角建成45度左右,可以增强后坡的受光蓄热能力。增强保温性。
二、棚内下挖过深
近几年菜农为了追求种菜效益,加大投入建造“高标准”蔬菜大棚,使得棚室高度越建越高(有的甚至棚室内高度超过6米),大大增加了棚室墙体(北墙和东西两墙)的土方量,需要在棚内大量取土堆砌墙体,下挖也就越来越深。部分菜农误认为,棚内下挖越深越保温,越利于蔬菜生长,以至于在和顺县等地出现了“地窖式”蔬菜大棚(棚内距离地表2.5米深),这些都是不合理的。建棚者为了省工省时,在堆砌墙体的过程中,直接从棚内下挖取土,棚前土壤却没有利用,更增加了棚内与棚前地表的高度。我们建议可以在能够保证棚室整体牢固性的前提下,将棚前脸处的土层挖取一部分,增加透光面积。将水渠规划在棚南端,并做走道,而将蔬菜定植到棚北墙根,从而提高种植效益。
三、温室大棚的薄膜覆盖面要保护好
白天接受日光照射,受温面积大的是薄膜覆盖面,夜间大的散热面也是薄膜的覆盖面。因为薄膜覆盖面得面积较大,所以薄膜覆盖面得保温作用是非常重要的。因此要做好薄膜覆盖面得保护工作。
四、要提高温室中的可用面积
温室大棚的投入一般都比较高,那么怎样使投入小,利润高呢?适当的增加跨度和厚度,只要增加一小部分投入,却可以使室内面积扩大许多。比如,对于100米长,10米宽的温室大棚来说,温室向南延伸1米的话,可以利用的面积就会增加11%。而脊高只需增高20厘米即可达到比较理想的屋面角。增加温室大棚的长度也是减少投入、扩大种植面积的一种办法。更主要的是室内空间增大后,温度变化平稳,尤其是夜间降温速度慢 。